豆瓣阿尔法城观察日记

目前没有找到点在哪里,或许这是阿北及其团队的一个实验,构筑一个从0开始的社区,开放的可能性,观察成员如何决定社区的生长状态,观察倾向,和规则的产生。
给阿北一个上帝视角。

可是这样就能成长为一座城市么?
那么,沉默,是不是玩法的一种?

1.很多人找到住的地方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居委会”,或者“街道委员会”,或者类似的东西。你们真的这么需要被人管?或者你们这么希望管人?
2.互联网时代,个体的被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重要性毋庸置疑,从选街,到发帖,无不是认同和被认同的过程;
3.邀请以及被邀请常被解读为一种特权和身份,掌握及艳羡的心理都蛮好玩。当然,好奇心是另外一种调味;
4.如果没有新的外来规则引入,好奇心、或者说探索的欲望决定了社区的生命力,创造力则决定了社区自然形成的规则;
5.投票,是第一件好玩的事情。程序员和Geek们第一个选定了自己的街名,动漫宅们尾随其后。由此可见,豆瓣是多么的不容易,在一群左右为难和纠结不清的热爱阅读、音乐、电影的文艺小青年中,硬是聚拢出一个如此具有粘性的社区。
6.纠缠不清的4街陷入了重围。科幻迷跟电影控开飙,于是有人开始说“我们是多元化的街区,我们有多元化的居民”!
7.心理史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研究对象中必须没有人知晓本身已是心理史学的分析样本”。那么,作为无辜城市个体的我,开始满腹狐疑的玩这个游戏,不知是否已在被观察的样本之外。
8.豆瓣广场的官方撤离口径是: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站内热点内容聚合“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按人群划分,用内容辨认“的多广场形式,一直没有被绝大多数用户理解和接受。那么阿尔法城又将通过什么方式让用户理解其用意呢?又或者在经历了广场”先划分,再辨认“的失败后,阿北们决定换个马甲,”先辨认,再划分“,于是,入住和街名投票出现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拐卖的也太轻松了点。
9.当然,换一个角度卖拐,就把大教堂变成了集市。从人为的四度划分,转变为自然生长的按”兴趣地界“划分,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城市最初的形成都是依靠”血缘“才稳定了下来。邀请(血缘)和自主权(投票)的引入,恰恰在精妙的模仿。只是这种模仿的成功与否,更取决于这片土地的肥沃程度;
10.产品之外,猜测阿尔法城是豆瓣一个新的技术平台的应用。
11.坊出现了,而不是更多的街。这么看来,城市里不会出现长尾。每个人都会选一个圈待着。可你们真的待得住么?
12.实验开始:我在21日上午11时许发了这个日记:“凡士林里的沙子”(http://www.douban.com/note/121718527/),召集闲人占领某条街道,妄图人为控制投票权。一个小时后,共有9位友邻入住,日记被推荐3次。之后,街道左侧“居民常去的小组”里出现了“David Bowie”!
13.基佬们和英美剧迷大战,麻友也曾掠过上空,最后剧迷们赢了。人们嫌小组不够,到这里建更大的小组。有限资源的前提下,阵地战打的不亦乐乎,玩的好开心。这算是产品设计外的意外么?
14.参与者推动规则的产生。受投票占街事件的影响,一条新的规则产生了:“为了保证投票过程的公正,我们对规则做了微小的调整。居民每次搬家后,在新街道需要24小时后才能投票,第一次入住街道的居民则不受此限。”
15.现在已经懒的观察了,实在没啥玩的,让孩儿们折腾去吧。

还是赶紧上线豆币才靠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