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开车(一):从旧金山到洛杉矶,加州一号公路

多谢大家伙儿的鼓励,《在美国开车》已在豆瓣阅读平台上架。正式版增补了部分照片和内容,定价1.99元,请移步至此:http://read.douban.com/ebook/1092819/

《在美国开车》
受限于豆瓣阅读平台的版权协议,不得在其他的平台上提供免费的内容。所以这篇连载就只能保留第一部分,非常抱歉。
—-

索引:
在美国开车(一):从旧金山到洛杉矶,加州一号公路
在美国开车(二):洛杉矶,Amoeba唱片店,约书亚树国家公园
在美国开车(三):在约书亚树国家公园看星星,穿越莫哈维沙漠,拉斯维加斯一日游
在美国开车(四):从胡佛水坝经Route 66到大峡谷,初探纳瓦霍保留地
在美国开车(五):纪念碑谷到拱门国家公园,死马峰一览,沿12号景观公路穿行迪克西森林
在美国开车(六):告别犹他州,横穿死亡谷和优胜美地回到旧金山,军舰周和蓝草音乐节
在美国开车(七):看Madonna和Patti Smith演出,再游旧金山,美国再见

在旅程结束N个月后,终于开始记录我的第一次美国之行,其间几欲逃避,可念及记忆力已大不如前,再不抢救,便会如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里智力进入衰退期的查理·高登一般,陷入对垂暮的恐惧。简单一些,把还能够记起的事情来一篇流水帐,也好过烂在回忆里。

对我而言,与其称之为旅行,不如说是换个地方开车。18天,独自驾车超5000公里,穿越十几个国家/州立公园,顺便拍了三千多张照片,还看了两场演唱会。或许在别人看来这样的方式太过无趣,但我乐在其中。

—-

9月22日·第一天:
行程:旧金山机场租车大楼 -> Greenwich Inn入住 -> Marina Inn入住 -> 步行至渔人码头晚餐 -> Greenwich Inn
驾车约24公里

我们一行四人于美国太平洋时间2012年9月22号中午飞抵旧金山,入境时不巧碰上移民官的电脑系统集体罢工,待办完手续乘机场的小火车到达租车大楼时,离预订的取车时间已经过了四十分钟。大厅里各大租车公司的柜台一字排开,惟Hertz和Dollar两家排队最长。Hertz是业界老大自不用说,Dollar恐怕要拜其UK网站提供的低廉价格让其在国内“穷游”领域广为人知——排在我前面的亚裔女孩,和我一样都是手持UK网站打印出来的预订单来办手续。接待我们的柜员也是亚洲面孔,他先和女孩儿用粤语办完手续,然后再用英语要走我的护照和驾照后,就开始用普通话向我推销GPS和保险……

最初预定行程时,只有我跟邹大夫俩人,所以很骚包的租了辆敞篷野马。大刚夫妇加入后,只把后半程的车换成SUV,野马保留了下来——作为两个电影爱好者,在美国西部的荒原之上开一辆红色的敞篷野马驰骋,实在是梦一般的体验。(当然也是梦一般脱皮的体验。。。笑)但这样一来,直到去拉斯维加斯换车之前,我们四个人四件行李就把这部三门版野马塞到满满,连购物都只能挑小件买。

运气不错,真给我留了辆红车,油量胎压点烟器和空调一切正常,把事先准备好的GPS装上设定好目的地,我当司机,邹大夫是领航员兼助理,后排大刚夫妇负责吃喝睡以及保管摄影包,十七天的美西南自驾旅程正式开始!

头一次在国外开车,还真没有什么不适应。得益于美国人民明晰的交通标志和有序的行车秩序,虽然旧金山湾区已经是这一路上交通最复杂的地区,但对于一个学在青岛练在北京且有“活GPS”之称的老司机来说,着实不在话下,反倒是常常被人家互相尊重的行车礼仪感动到泪流满面。。。这个后文再续。

早就听说旧金山市区停车难,所以我们停留的第一晚定了间房价不低且口碑一般的Motel。来了之后才知道,敢情Motel到处都是,而且条件地段更好的也有大把,只不过在我们主力订房的Hotels.com和Booking.com上没有推介。

在Motel停车入住,再徒步走到大刚的旅馆后,我们决定去海边溜溜,顺便去渔人码头吃晚饭!

从Marina Inn往北走过三个街区,就到了Fort Mason Green,那是一大片绿地,彼时正是下午四点,绿地上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伙在玩Horseshoes(掷马蹄铁,我第一次看到实况,挺激动!)、姑娘在跑步、老头在遛狗、学生在画画、乞丐在喝酒(别闹,人都是hippie!);阳光灿烂、天青气朗、树如冠盖、青草茵茵。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们第一次感慨,怎么美国人享受起生活就能有一股没心没肺的热忱呢?

和所有标准的东方游客一样,我们背着单反相机沿海边便道边走边拍,看啥都稀奇。咦!这儿的鸟真的不怕人!咦!他们钓到鱼又给放水里了!咦!钓螃蟹的全是中国人!咦!真有人对着大海拉小提琴!这么着溜溜达达,随着越来越密的人群就一直走到了著名的39号码头。慕名而来的螃蟹爱好者邹大夫到这里基本已经失去理智,哭着喊着就往名头最响的“Crab House”排队去鸟。。。

p8678471

吃过晚饭,夜幕降临后的渔人码头和白天又有不同,玩Lowrider的老黑开着自己的车在街边社交,华人大妈摆摊卖卡通帽子,Old School的餐馆门口等入座的食客排起了队。我们聊着天步行往旅馆的方向走,刚拐过几个弯,就发现街上已然看不到什么行人了。好在附近的街区还算繁华,街边有一些餐厅酒吧便利店之类店铺也在营业,可当视线内防盗门的比率越来越高的时候,自己也就不自觉的加快了步伐。

回到旅馆洗漱完已是深夜,当我在GPS上标注完第二天的计划行程点时,上下眼皮不知不觉就开始打架——咦,时差是什么?

9月23日·第二天:
行程:Greenwich Inn -> 半月湾午餐 -> 蒙特雷 Hilton Garden Inn
驾车约224公里

我们计划沿著名的加州一号公路,从旧金山往南开到洛杉矶,然后再转向内陆。定行程时考虑到对时差和交通的适应,前两天都安排的相当宽松。上午十点多接上大刚夫妇,吃了点便利店买来的面包就出发了。

视频1:


既然是流水帐,不妨就更流水一些,放上几段行车记录仪的视频。随手配上音乐,觉得无聊的话就当MV吧……

原以为周日的市区交通会较顺畅,不想却碰上道路施工。本就是单行线密布的路网,一不留神就会拐错弯,碰上封路更是要横向跨越几个街区找到另一条同向的单行线才能接着走。这一堵车,“路怒症”就爆发了——一白人小伙儿从缓慢移动的车流中过马路,恰好碰上大巴起步,司机毫不客气哔哔了几下喇叭,小伙儿就怒了:先是大喝一声一把敲歪大巴的后视镜,想想不解恨,转身追着车敲打着车门要跟司机理论理论。这也是一路上所遇最不和谐的一幕。

视频2:

初驶上一号公路,只感觉云层厚雾气重风很大,热爱生活的美国人民冒着刺骨的寒风仍然成群结队下海冲浪,但除此之外实在没啥亮点。中午在半月湾小镇上溜了溜,找了间家庭餐馆吃了顿好吃的简餐就又上路了。

在美国开车第二天,印象最深是行人的优先路权。老美过马路常常是目不斜视说过就过,但凡在马路边畏畏缩缩左顾右盼的八成是同胞,但这时开车的司机往往会主动停下,挥手示意让你先过。

同样是汽车,路上开起来也有其礼仪。除了交通状况糟糕的大都市,多数同向行驶的车辆,彼此都较注意保持车距。如果跟车很近,前车往往认为你比较着急,而在能够错车的地方尽可能的与人方便让后车超车。这一点很像日常交往中的西方人,虽然他们惯以拥抱为礼节,但日常交往中却很注意彼此的距离,少有勾肩搭背肌肤相亲的机会。
另外,交通标志设置的也相当合理。如Stop标志,在车流少的交叉路口完全取代了红绿灯,所有的车都要停一下再继续前行,看似繁琐,但实际上却提高了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率。又如限速标志,从高速路段通往低速路段,路侧的提醒标志会5英里5英里的逐步降低限速,而不会像国内一样,120到60再到120常常眨眼就过去,超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超的。

到蒙特雷时间还早,看到有爵士音乐节的大广告,有些心痒却发现已错过了时间。我们对水族馆和欧洲风情小镇之类的人造风景兴趣不大,看看地图,发现面朝太平洋有条叫做Sunset Dr的大路,遂决定去吹吹海风。

到海边已近傍晚,风大浪大,可沙滩上一群男女老幼却兴高采烈的点起蜡烛手捧鲜花弹着吉他聊大天儿,我们虽满腹狐疑但觉得人老美说不定就爱这个调调。在这个以植被多样性闻名的海滩转了一圈正要离开时,忽见前面的皮卡下来一位身披白纱的新娘,刚才的疑惑才瞬间消散——原来这里马上要举办一场婚礼!

见多了国人以吃喝闹为主题的仪式——譬如李安《喜宴》里那场弄假成真的闹剧——眼下温情脉脉又不流于形式的婚礼不禁让我们啧啧赞叹,这样的情定终身才真正是让人能记一辈子的吧。(我相信他们会的,因为光是那位身披蓝袍的司仪,就念了足有半辈子的稿子!)

在瑟瑟的寒风中,我们一直坚守到新人接吻,致以口哨欢呼和掌声后才离开。原本打算买些水和早饭,然后就找餐馆吃饭,可是当螃蟹爱好者邹大夫在超市里发现标价12刀的冰鲜大螃蟹后,事态就失去了控制。。。酒店房间里有微波炉,螃蟹一热,自助小食和意面,佐以加州红酒~~美好的一天就这么胡逼了!

9月24日·第三天
行程:蒙特雷 ->大苏尔 -> 圣芭芭拉 Holiday Inn Express Hotel
驾车约390公里

如果不是这天的峰回路转,我不禁狐疑: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难道全是雾中风景?
从蒙特雷出发时,天气还和前一天一样阴沉,虽然不时被海边暗潮涌动的漩涡和礁石吸引,但没有阳光的大海仿佛没有灵魂,要靠上色才能出彩。

直到接近大苏尔(Big Sur)的时候,太阳慢悠悠从云层里探出头,眼前的色彩才丰富起来。公路沿着破碎的海岸线蜿蜒南下,我们也开始放缓车速,并不时停下驻足观赏。浩瀚的太平洋碧波万顷,浪花拍打着岩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或蓝或绿。偶有沙质细密的滩涂在栉比鳞次的巨大岩石间点缀,便会铺满艳丽的植被。我着迷于那些在峭壁下氤氲混沌的漩涡,浪花夹杂海草在水面上下翻滚,显现出奇妙的翡翠青,同岸边灰黄色的岩壁形成鲜明的对比。路面随着地势起伏,一时可在悬崖上远眺升腾的海雾,一时便在海浪前感受细碎的水沫,耳膜也不停的鼓气来证明它的功能正常。
但凡遇到海域开阔的峡湾,路边停满车辆,海面上就能看到冲浪者。甚至有几处风浪很大礁石嶙峋的海滩,也有胆大的人在尝试征服,尽管大多数时间都趴在板上数数,可一旦成功,马上就能在浪尖起舞。我不禁暗赞这真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勇气的绝佳运动,以后定要亲身体验一把。
Big Sur的山谷里,太阳被巨大的红杉树打成碎影,我们终于降下顶篷,把自己交给加州的阳光。视线开阔之后,除了海岸和森林,我们发现了更多隐蔽的私家庄园和度假别墅,它们往往占据海角峡湾最美的位置,只可惜行程已定,只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公路继续南下,海岸越趋平缓,到了小镇圣西蒙附近的海滩,已经是海豹们的天下。上百只海豹在沙滩上打盹,那景象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臭”!好吧,我承认如果离的不是很近的话,对于鼻炎患者来说尚可忍受,也有那么一两只海豹偶尔流露出的憨态可掬是值得杀几下快门的。

再往南,一号公路逐渐远离大海,我们也开始取道101高速。快到圣芭芭拉时,受夕阳山色的诱惑,又拐上一条在山间和卡楚马湖侧蜿蜒的154号公路。但可惜的是,大概近年雨量不足,水线已经退却到远离公路的地方,倒是在路上不停有拉着游艇的皮卡出现,让我们好一顿艳羡。从圣伊内斯山脉穿越而出时,夕阳已在遥远的天际线上摇摇欲坠,能看到山下市镇亮起的星星点点。这时海拔随路急速盘旋下降,我牢牢握住方向盘,把车速一直保持在限速以上约10英里,开得好不畅快。但后排两位乘客,为了享受这刻敞篷的乐趣,不得不把帽兜带起任劲风蹂躏。。。

圣芭芭拉是一个有着地中海风情的小城,坐落在海岸线和北侧的山麓之间,气候宜人,是个相当悠闲的度假所在。我们在靠近海滨的路上停好车,沿沙滩压着马路边看风景边找地方吃晚餐。走了没多远,发现一座老码头,木制打造,长长的一直深入海面,在海边高耸的棕榈树和远处灯火的衬托下,显得分外迷人,我们信步而上,只见原有的货仓都被改建为餐馆或店铺,才恍然码头的功能已从运输变为休闲娱乐,生意兴隆通四海了。行至深处,发现一间叫做“Santa Barbara Shellfish Company”的餐馆分外火爆,Yelp上一查,好评如潮,都说他们的Rock Crab做的相当美味——螃蟹爱好者邹大夫立时崩溃,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起来,直到服务员帮我们找到一张室外靠海的桌子才抹去泪水拾起钳子磨刀霍霍……

这晚临睡躺在酒店的浴缸里,疲劳之余又察觉到一点遗憾,自己出门太晚,世界依旧广阔却已不再神秘。岁月打磨了棱角,现实湮灭了梦想,少年时自我放逐的行路同眼下这失去了狂想和呓语的旅程已不能相提并论。星辰在上,荒凉不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