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昏

昨天做了个梦,5点多就醒了,然后开始骂自己二逼,因为这个梦居然是关于豆瓣的产品设计。以下是大概内容:

豆瓣近来力推“豆瓣说”,淌微博这滩浑水不知道是为了麻痹投资人还是为了麻痹自己,再加上那个失败的阿尔法城,豆瓣社区的产品设计实在让人挠头。
在如何看待豆瓣上,我相信多数朋友们跟我一样,认为“书影音”以及被其围拢起来的人群才是豆瓣的核心价值,豆瓣的一切周边服务都应该在此之上展开。正因为此,每当豆瓣有所变动(例如,把一切关于书影音的收藏都泛“说”化,又比如在同城活动中增加团购,再比如视图将书影音从广播中单独分离),总是免不了被骂。
可是,咱们却忽视了豆瓣(或者说阿北)一直都有个朴实却宽泛的理念——“你的生活方式指南”,“做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生活里除了图书电影音乐还有太多好东西在默默地等着你去发现”。
所以,分歧在所难免。你们还觉得豆瓣是SubPop呢,人家已经奔向四大了。

可是呢,我始终觉得书影音+小组才是豆瓣的核心价值,如果真的想在SNS有所作为的话,就必须狠狠在这上面博一记。
人人、开心那种利用同事、同学、地缘关系所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建立快,松散也快,玩来玩去无非是转贴+游戏,随着同学毕业、同事离职、往来稀松,关系维系就淡化的多。微博的好处是热闹,各种各样的消息层出不穷,总能找到刺激你的兴奋点。可坏处也在于此,信息芜杂,缺乏区分,V们引领话题甚嚣尘上。

书影音的收藏和小组却天然的聚拢和区分了人群。
我们假设在一定数量基数之上,豆瓣根据书影音的收藏和评论、加入的小组、以及好友的重叠度,可以计算出任意两个用户的口味相似系数,以及权重tag,那么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出很多有意思的应用。
最明显的就是婚介交友:已经有那么多人都说豆瓣是中国第一交友平台了(非文艺的第一是51.com),干嘛不顺势而为呢?从口味相似系数来判断价值观要比学历、外貌、照片等准确的多。如果再能够开发一两个基于移动网络或是NFC近场通信技术的手机应用,让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也能彼此发现,绝对是相亲第一利器。更geek一点的就是来个徽章:走大街上,忽然扑通扑通的响起来,还闪闪发光,一抬头就能看见原来对面有个美女也在和你共鸣,于是下午你俩就一起去看了一直想看的肉蒲团3D版。

实在太梦幻了!

然后我就醒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